轉貼:李又宗觀點:你不知道的「戰略慈善」行銷術
我是亞斯,我可以以我個人成長的經驗幫助你的亞斯小孩(諷)。
我是亞斯的媽,我有個書店,我的書店有很多ASD相關的書籍,歡迎來租書或買書。
真正能幫到亞斯人的是宣傳"正確的"關於亞斯的認識、並協助亞斯人理解社會和社交,幫助亞斯人融入社會(這點不易短時間實現)。而不是用亞斯做個人事業,充足個人名聲。
我是亞斯,有想過開個咖啡廳,歡迎沒地方去的亞斯人來店裡群聚聊聊,而我賺咖啡和餐點錢,(諷)嘿嘿嘿~
不明白那麼容易看透的事,為何就是會有人沈迷?
最後那段話表示布丁三姊弟不夠深謀遠略,很快被多數人揭穿,也表示他們不夠老狐狸。真正厲害的是文中的人,以及只能被少數人看穿的上述的人。
筆記截摘:
在賣產品的同時,將捐助者的理想變成一種行銷手段,以達到一種做好事的迷思,這就是一種所謂的「戰略慈善」。而在受到諸多批評後,Toms也開始宣稱會重新思考往後的路線。
洛克斐勒最為人稱道的「戰略慈善」,大概就是捐助了聯合國總部大樓吧,別看洛克斐勒砸了一大筆錢蓋樓捐出去,那整塊地皮因為聯合國大樓的進駐,讓周邊土地價格暴漲,老洛反倒是因此撈了不少的好處回來呢!
戰略慈善之所以有用,來自於「戰略」二字。戰略係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制定全局規劃,是一種需要縝密計算的長遠方略。如果只是把慈善視作成一種「手段」而不是「戰略」,往往下場都會被消費者反噬其身。想想看,日前布丁三姊弟的品牌,不就是這樣掛掉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