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續辨識、「接納」,內在與外在的「事實」
我們修練內心的堅強,是為抵抗「自我眼界裡」外界的寒冷。
每個選擇來到世上的生命,都在修練自己。
修練內心的堅強,並不代表需要冷酷無情。
當我們辨識得出何謂「事實」,
分得清楚「內在的事實」與「外在的事實」,
內在的堅強就會持續溫暖著自己。
過年期間,我和不少身邊人交流,不是面對面的!是心對心。
第三期癌症的身邊的人,「恃病而強」?
或許急於過自己想要,已為期不長的人生?推翻了自己一直以來的隱忍,用力地抵抗身邊的不適。
這在台灣社會,或華人社會會被視為大逆不道的事?
於是痛苦著!讓她痛苦的人不曉得她因此而如此地痛苦著。
她也不曉得長期拘謹於社會規範的自己,被迫帶著面具,直到癌症讓她奮不顧身地扯下自己的面具,做自己。
她說羨慕我沒有公婆媳問題,我回應,我們的「能力有限」,或說外界眼光可能視我們為自私,我們只能先顧好兩人的家庭和生活,更希望是情感心靈上的生活,有餘力時再向外擴展、協助。
我知道婆婆會和左鄰右舍反應她對我的看法,或說不滿?
從知道自己和一般人差異後,
開始謹慎行為,察言觀色(避免白目行徑),
儘管能看出來的不多,你一定要知道,
自閉症者不是完全不曉得你的對待和態度為何,否則,你就不會在天寶的電影中看到她因同學的「議論和眼光」而暴動(難過)。
但我就僅只是知道,這樣,而已。怎樣呢?
外在的事實是!
那就是婆婆習慣的方式,可以說是她習慣的生活方式、紓發方式?
也可以說就是每個人不同的為人處事習慣?
就這樣「客觀地」看待著。
當你分得清楚內在的事實與外在的事實,
內在的堅強就會持續溫暖著自己。
內在的事實是!
你以為自閉症的我不會因為別人的言行而難過嗎?那你就不會在天寶的電影中看到她因同學的「議論和眼光」而暴動(難過)。
我們只能持續分辨內在的事實與外在的事實,努力堅強自己(的內心)。
外在的事實是,每個人為人處事、生活習慣不同,那就是婆婆的樣貌?
內在的事實是,是「我自己不習慣」那樣的事實而難過。
當我「接納事實」=她的習慣方式?我就不再為這樣的事而難過了。
我是亞斯伯格症,我也需要提醒自己分辨內在與外在的「事實」,才能理性地持續溫暖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