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貼:ADHD speech and picture by 臧汝芬醫師(尋自網路)
在一部影片上看到 ADHD 高達六成比率伴隨「性別不安」傾向,意思是,希望自己成為另一種性別者;或者是性別不確定者。
找尋國外網站資料時看到,不論是 ADHD 或 ASD 都有這傾向,而
ADHD 因"性別不安"問題有焦慮和抑鬱症狀,
ASD 則可能對於"社會感應"較弱,接收不到或不知道,而無此問題面對的壓力。
回頭查找國內有無這方面資訊時看到上述簡報連結,分享。
由於是簡報方式,是以內容簡單明瞭易懂。
第四頁寫到「情緒障礙」狀況的兒童,包括以下幾種:
第六頁開始介紹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。
和編過去翻譯的內容有所重覆,請自行點上述連結閱讀~
以下是綜合整理,分享。
對觸覺有過度反應的現象,以上這些都是過動症的基本症狀
冰箱裡冰茶只要位置一放錯就會不舒服"的固執、感官敏感關係,電視或他人講話聲音太大都會有不適感
對於有過動症的幼童而言,這類變動快、聲光效果佳的畫面,容易讓幼童獲得立即的滿足,雖然能讓他們暫時安靜下來,但可能導致症狀更難以控制
對於有興趣的刺激活動,特別是刺激強度大、短時間刺激的類型,如打電動、看電視,仍是可專注的。
2013年之前,美國精神醫學協會的診斷指南(DSM)規定自閉症及ADHD不能同時診斷(不允許共病診斷)。
2013年後協會改變了這項規定,允許一個人身上同時有這兩種病症的診斷。
區分自閉症和ADHD仍然具挑戰性,因為這兩個都涉及社會發展受損、注意力問題,以及學習和溝通有困難。
門診患者中找出14名平均年齡26歲有反社會人格、打人殺人的患者,發現他們小時候幾乎都有過動症狀,他們的腦部的前額葉、紋狀體、中腦的位置的血清素也比一般人少。
近年發現,ADHD容易合併邊緣型人格障礙。
孩童時期可能只是ADHD,最後發展成邊緣型人格的案例不少。(p194)
自閉症和依附障礙的成因不同;但,ADHD和依附障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關於如何幫助 ADHD 兒童,簡報內有非常清楚扼要的點出來。
以下這幾篇過去轉貼分享的文章裡也有寫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