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貼:孩子活潑還過動?3跡象有效判別
內文筆截:
許多家長常有小孩調皮搗蛋坐不住是正常的事,長大就會改善,即使注意力不集中,也是因為對進行中的事物沒有興趣的刻板印象。
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表示,若家中幼兒有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和行為衝動等3大症狀,應盡早就醫,確認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所致。
孩子調皮活潑?坐不住難專心可能是過動症
雲林北港11歲的男童小冠(化名),從幼稚園中班開始,老師經常在學校聯絡簿上反應小冠今天又推了同學一把,爸媽總認為小冠是男孩子,調皮、活潑很正常。
直到老師將上課錄影畫面給家長看過後,媽媽才發現他的表現真的與其他同齡孩子不同,經醫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。
開始接受藥物和復健科職能治療後,目前五年級的他上課專心,已經不再坐不住,或是因為衝動的肢體動作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,功課也都名列前茅,讓爸媽好放心。
【ADHD3大核心症狀】:
症狀1/不專心:
注意力短暫,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。
對功課,遊戲或活動持續度差,易轉移注意力。
虎頭蛇尾,無法按時照指示完成工作。
組織能力較差,安排時間效率差。
喜歡需短暫注意力或是感受刺激的活動。
健忘,常忘記隨身日常用品或已答應的事。
症狀2/過動:
不停歇的肢體小動作,例如,坐立不安,玩手邊可以摸得到的東西。
時常跑來跑去,爬高爬低,不怕危險,話很多,邊做邊說,聲音大,動作多,粗魯,玩的時候比別人吵雜等。
症狀3/衝動:
好管閒事,沒有耐心,無法等待、輪流,易發脾氣,問題還沒聽完就急著回答與愛插嘴。
認知不足!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初診年齡高
近2年在門診經驗中近百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初診個案統計發現,8成以上都是8歲後才帶來就診。
但孩子早在7歲前就已經有疾病徵兆,只是父母因忙碌輕忽或缺乏仔細觀察。
鼓勵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動起來,讓孩子在下課時間多跑、多動,之後反而可以更專心上課;
多規劃「有目標性的活動」,在生活中學會專心,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。
同場加映>>
經常打人的小孩可能是發展(育)障礙?ADHD十個特徵及對應方法
基本上,AS較靜態,也好靜態;ADHD較動態,也好動態。
而且,這些都是他們無需忍耐的,天性特質。除非,你叫AS動;叫ADHD靜。
門診患者中找出14名平均年齡26歲有反社會人格、打人殺人的患者,發現他們小時候幾乎都有過動症狀,他們的腦部的前額葉、紋狀體、中腦的位置的血清素也比一般人少。
其實跟一般人的表現沒什麼兩樣,至少老師要求的事情做得到,只是不喜歡交朋友、比較沉默而已。
亞斯兒另一個特點是,很難自己開啟適當的話題,不是過度沉默、不跟別人說話,就是自己講自己的、不管你要不要聽。
對於別人問的問題,可以流暢地回應,但只要自己開啟話題,就顯得笨拙。
其他參考>>注意力不足/過動症(ADHD)系列文章